協同教學、跨領域教學是近年來熱門的教育內容,教育部已於十二年國教課綱中規劃跨領域教育課程,各學科也積極推廣,透過跨領域課程,強化跨科課程聯繫與統整、應用,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理念與目標。
本次由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規畫,以「全民國防教育」、「歷史」及「國文」三個科目進行了一次跨領域教材的製作,可以說是對於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第一次大膽的嘗試,希望能夠打開領域的課程門窗,讓知識旁徵博引、讓學生多元學習思考,培養自主多元學習的主動學習素養,也藉機拋磚引玉,期望看到更豐富多元而又具時代性的全民國防相關課程特色。
本課程以「印象派的西施安全網」為主題,以全民國防學科安全核心目標,間諜主題為發想,結合全民國防教育「戰爭啟示與全民國防-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中關於間諜禍國」、歷史科「戰爭與和平-西施迷惑吳王-中國第一位女間諜-刺客列傳」與國文科關於詩詞「五美吟」西施的詩歌文章及戰爭文學如<出師表>等主題內容製作跨領域教案。
在這次的跨領域課程中,感謝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邀請,讓我有機會和陽明高中徐正芬老師及桃園高中趙文義老師共同合作撰寫,以春秋吳越爭霸時期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施」的事蹟,3人分別就全民國防教育、國文、歷史引述出本課程主軸。國防課程以「古代女性」、「古代平民」、「春秋時期小國」、「春秋時期名臣良將」、「西周滅亡」等歷史來討論國家安全的議題。三個科目融合出本課程的主軸,這是一個嶄新的嘗試,三人社群也彼此交換意見,討論不同的設計想法,和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徐主任學習,得到教學實際與教育理論的實踐;和充滿教學熱情的趙老師研討,也重新燃起教學熱情與使命。大家相互激盪、共同合作,以不同領域,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連結生活、文史、社會,達成知識學習、歷史發源與現代理念的印證建構,個人覺得是為教學注入活水,備感興奮。
教育需要新思維,以創新的概念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更需要與時俱進。本次跨領域課程的共同合作,引導學生跨領域學習,目的在啟發學習動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學更貼近生活,更富有樂趣,拓展學生視野、文化和包容差異,真正落實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